• pc端幻灯1
  • pc首页幻灯3
  • pc首页幻灯2

诚信为本,市场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...        

0896-98589990
工程案例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工程案例

某房企在开发间接费用归集与工程分包中的违规案例与合规重构

发布时间:2025-06-03 01:56:37
分享到:

  近年来,土地增值税清算中虚列开发间接费用、重复扣除工程成本等问题逐渐成为税务稽查重点。此类问题因隐蔽性强、核算口径模糊,易导致企业税负失真。与此同时新闻资讯,国家税务总局也在不断加强对土地增值税清算的管理力度,今年也将土增清算列入专项整治。本文通过某房企在开发间接费用归集及工程分包中的违规案例,解析其税务风险及合规路径,为行业提供警示与参考。

  甲房地产企业于2019年在A市开发商住综合体项目,2023年6月竣工验收,截至2024年7月销售率达97%。2024年8月,税务机关对其启动土地增值税清算,发现以下问题:

  1、虚列开发间接费用:甲企业将集团总部管理费用(含高管薪酬、品牌宣传费)共计2800万元全额计入本次清算项目开发间接费用,未按合理比例分摊至其他同期开发项目。

  2、工程分包重复列支:甲企业与乙建筑公司签订土方工程合同(金额1500万元),后又将同一标段工程分包给丙公司(金额1200万元),两份合同施工范围重叠,导致重复扣除成本2700万元。

  3、绿化工程成本分摊不当:项目公共区域绿化工程成本800万元,全部计入住宅部分扣除,未按住宅与商业建筑面积比例分摊,商业部分多扣除成本。

  依据第二十一条,开发间接费用需为项目直接相关且合理分摊。甲企业将集团总部费用全额计入单一项目,违反“受益对象”原则。税务机关按同期项目数量重新分摊,调减扣除额。

  根据第十九条“纳税人不得重复列支成本”,重叠施工部分的成本被认定为虚增。税务机关保留乙公司合同金额1500万元,剔除丙公司重复部分,调减成本。

  参照第七条,共同成本需按建筑面积比例分摊。甲企业全额计入住宅导致商业部分多扣成本,税务机关予以剔除。

  1、开发间接费用归集不实:需严格区分项目专属费用与集团共同费用,按合理基准(如投资额、建筑面积)分摊。

  《土地增值税清算辅助系统》通过“数据采集-风险检测-审核调整-测算方案”形成数字化清算业务流程闭环。通过项目全周期画像,快速全面掌握项目概况及疑点方向;通过风险指标与数据模型,智能检测潜在风险并指引应对方向,提前防控风险;通过测算方案比选为税务规划提供决策依据;达到提高工作效率,降低合规成本,优化征纳关系的效果。

  分摊逻辑校验:预设分摊基准(如建筑面积),系统自动比对实际分摊比例与税法要求(国税发〔2009〕91号)列表分类四,生成“分摊偏离度预警”。

  成本流向追踪:记录分包款项支付路径,锁定同一工程节点的多次支付记录,触发“重复扣除风险提示”。

  分摊模型内置:系统嵌入税法分摊规则(如《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》第七条),自定义住宅、商业、公建等业态的分摊比例,自动分摊计算(如案例中绿化成本全额计入住宅);

  证据链归档:系统留存分摊计算表、施工图纸等电子凭证,可以根据税务机关要求生成“成本分摊合理性说明”。

  1、开发间接费用分摊偏离预警准确率可以提升至92%,减少年度潜在税务调整金额;

  注:以上数据仅供参考,应用效果取决于企业数据质量,质量越高,应用效果越好,故实际效果数据应以企业实际应用情况为准。